经常会听到家长对于孩子学习的各种抱怨,例如:“我家那孩子,真的是快把我气死了!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喊他赶紧去复习,他还不高兴了,好像我求他读书似的。”
其他家长听到这样的言论后,很多也会发生共鸣,赶紧接着说:“就是啊!我们给孩子创造这么好的条件,他就做学习这一件事,都不做好,心累。”
或者有的家长又开始找别的原因,例如:要么怪学校教学水平不太行,要么怪老师讲课方式太乏味,要么怪孩子同桌习惯不好,影响了自家孩子……
那么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相,我们会发现同样的学校,同样的班级,同样的老师教授知识,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习就很主动,有的孩子学习就不主动呢?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孩子学习不主动,大部分原因都来源于父母,因为我们的某些教育误区造成了今天孩子的学习不主动!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说,到底是因为我们家长都做了一些什么,导致孩子学习不主动?我带大家去看到影响孩子学习动力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学习是件苦差事
其实,我们每一个孩子天生就是有探索欲,学习欲的,孩子从开始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开始就自然会去探索周边的世界,孩子三四岁开始会不断询问为什么?其实求知是人类的天性,但是为什么后来就不喜欢学习了呢?
我们会发现,很多家长,特别是老年人,在孩子刚刚准备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念叨:“你马上就要上学了,以后就被关起来了,没有那么好玩了。”我们试想一下,当孩子听到这样的话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孩子就会认为上学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谁会对不好的事情有动力呢?
另外,现在孩子的作业很多,家长总觉得孩子很辛苦,每次都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送一些吃的给孩子。而这恰恰影响了孩子的写作业氛围,甚至还给孩子一种自己十分惨的错觉。孩子会认为如果自己不是那么辛苦,家长也不会如此可怜自己,还给自己送吃的。时间长了,孩子就觉得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当然会失去主动性。
误区二: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有一个妈妈来咨询我,说:“孩子学习就像是帮我学的,只要我不坐在身边,孩子写作业就特别慢,时不时搞些小动作。我每次晚饭后,都要陪他一起写作业,盯着他写完作业。但是他写作业真的很慢,而且经常会出错,我就得给他纠正,不纠正就对不了,他简直分分秒秒都离不开我,搞得我们两个都身心疲惫。” 其实,我们想想如果我们工作的时候领导一直坐在我们身边,指指点点的,是不是我们也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工作呢?甚至我们会有更多出错的机率!所以,当我们一直在孩子身边挑错的时候,孩子也会很烦躁,会很担心,很害怕。甚至导致孩子也会对学习很排斥。
误区三:把孩子的学习当成自己的事
我们平时叫孩子学习或写作业的时候,是否会这样对孩子说呢?“快去把作业给我写了再玩。““快去把单词给我背了。”大家听出点什么没有?这个时候作业变成谁的事了?变成父母的事情了。
当一个人让另一个人去帮自己完成事情的时候,这个关系就不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了,这叫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那孩子就变成了受压迫的一方,我们都知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我们再来想想假如是一家公司,老板给员工布置任务,说“你今天把这些工作内容给我做了。”员工会尽心尽力去做到最好吗?肯定不会啊!如果这么简单员工就全力以赴,那为什么这么多老板说员工不好管呢?所以现在公司不是也在提倡指数型组织吗?每个人都是老板,每个人都是创业者。只有人意识到事情是自己的责任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