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入学季,很多家长都在为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做各种准备,也有一部分家长焦虑孩子要不要上一年级?家长们纠结:我家的孩子,刚满六岁,进入班级里能不能突出,会不会吃亏呢,该不该晚一年上一年级呢?上一年级和年龄、性别、学前教育又有多大关系呢?
因为上一年级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大事,是学习生涯的开端。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开始了他们的焦虑和纠结。
![图片[1]-几岁上小学一年级,不会吃亏呢?-拓空间学习分享](https://img.tuokongjian.cn/2023/02/image-246.png)
针对以上描述,各位老班有何观点,如何帮助这些家长降低或消除焦虑?请谈谈你的见解。
研讨成员:
刘静 商丘市梁园区第二回民小学
宋秀兰 商丘市梁园区孙福集中心小学
胡慢 商丘市梁园区王楼乡
张慧 商丘市梁园新区第一小学
孙盼盼 商丘市梁园区前进小学
刘莉娅 商丘市梁园区胜利路小学
刘阿芳 商丘市梁园区民主路第二小学
范淑鹏 商丘市梁园区新建路小学
刘文伦 商丘市梁园区木瓜园小学
杜慧华 商丘市梁园区实验小学
崔颖 商丘市梁园区前进小学
李迪 商丘市梁园区前进小学
孙丽娟 商丘市梁园区双八中心小学
杨蒙 商丘市梁园区前进小学
张爱苹 商丘市梁园区前进小学
主持人:
林慧珍 商丘市梁园区前进小学
1.结合实际,现身说法
刘静:今天的案例分析主题实在是太实用了,因为我家孩子是七月份出生的,关于几岁上一年级,我在女儿两岁时就开始纠结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决定还是让女儿六岁两个月上一年级。
宋秀兰:我觉得孩子六岁、七岁上一年级,在年龄上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因为我的两个孩子都是六岁上的一年级 ,但是大孩子学习一直挺好,现在已经上八年级了。小儿子就不行了,也是六岁上的一年级但是学习起来有点吃力 。
胡慢:我儿子是七岁上的一年级,男孩的心智发育确实晚于女孩,但年龄不是最大问题,孩子的幼儿阶段的习惯培养,学前基础也起很大作用,个人认为大一点的孩子还是会好一些。
张慧:我家孩子去年上的一年级,没有上学前班,我和其他家长的焦虑是一样的,觉得孩子学前没有任何知识储备,虽然到国家规定上学年龄,怕孩子跟不上,又加上孩子年龄是6岁多不到7岁,所以考虑孩子再晚一年上,可能对孩子接受更自然。但是家里人都认为孩子年龄到了,而且平时表现心智成熟,所以让孩子上了一年级,最后发现纠结是多余的,孩子很快就适应了,而且在家长的耐心陪伴下,孩子很喜欢一年级生活,她自己也特别有成就感。
孙盼盼:我身边的亲戚、朋友等好多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我是不纠结这个问题的,因为我女儿是六岁十个月上的小学,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我女儿在她班里应该是最大的孩子。有次意外见到她班同学的出生日期,发现一小部分竟然是七岁多的孩子,当然多数为男孩。于是我就和一位家长聊了聊为何选择七岁多上一年级,他的回答是大点孩子上学不吃亏,男孩心智发育比女孩晚,家长宁愿选择大点入学而不是选择正常入学。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看待,1.这个孩子在幼儿园的状态如何?如果他的各方面能力还可以,接受能力可以的话,正常入学是没有任何问题的。2.家长是否做好孩子上小学的准备?不是孩子进入小学后家长就万事大吉了,教育不只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如果家长已做好准备,六岁入学完全没有问题。3.孩子是否做好入学准备?是否能够开心快乐的入学?是否能够适应小学生活等等。如果孩子也做好了准备,正常入学完全没有问题。我认为孩子正常上一年级跟年龄其实关系不是太大,家长得需要综合孩子自身情况而定。
2.理论支撑,事实说话
杜慧华: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孩子年满六周岁就到了入学年龄,可以接受义务教育。有了这样的明文规定,但是有很多家长还是纠结于孩子是六周岁还是七周岁上一年级好。至于孩子到底几岁才适合上小学,我个人认为要根据学生的心智发展而定,如果孩子的心智发展达到了适合上学的程度,有了比一般孩子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拥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于这样的孩子,我觉得六周岁上学完全可以。至于部分家长选择让孩子七周岁入学,可能会这样认为:七岁的孩子心智发展会相对成熟一些,花不多的时间就能适应学校生活。他们在体能和情商方面会表现出来比低龄儿童更多的优势。年龄较大的孩子,他们的理解能力、自我约束能力会比年纪小的孩子好一些。另外,年龄大的孩子,由于其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强,他们的心智更成熟,独立能力也会更好,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优势,也更容易让他们成为班级里的佼佼者,给他们带来自信和从容。
刘莉亚:在生理学角度看,小孩子差几个月,生理年龄是差别很大的,越小的孩子这个越明显。最明显的就是新生儿和6个月左右的孩子,那个区别不是一星半点的吧?虽然说孩子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这种差异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但是存在着就不容置疑,6岁半的孩子就是没有7岁的孩子心智成熟,这是有目共睹的。6岁多的孩子觉得很难完成的事情,在他7岁的时候会很容易完成。所以家长要明白也许晚一年上学孩子会更能适应校园生活。
现在是一个什么都快的时代,知识更新的也快,很多父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报了很多补习班,这个望子成龙的愿望是好的,可是你们有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承受能力,尤其有的父母竟然早早地把孩子送去了学校开始校园生活。再者,许多父母总是在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但事实上,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原来,决定一个人起跑线的,其实就是他的原生家庭。以下有我的几点思考:
一、多出的一年时光会让生命更充盈
教育部没有明确规定几岁必须上学,晚一年也不是不可以的,这样小朋友可以在幼儿园在多做一年小豆包,也可以认为再多玩一年,多享受一年没有课业叨扰的生活罢了。这个看似简单,其实是父母送了孩子一份厚重的生命大礼,也许是未来时光的无价宝。
二、晚一年的时光也许是最好的孕育
有些家长认为读书要趁早,早入学可以早工作,其实仔细想来工作是一辈子的事情,而学习的时光只有那么几年,而真正的童年也更是弥足珍贵转瞬即逝的。
综上所述:早一年,晚一年视个人情况而定。
杨蒙:面对孩子到底几岁上一年级,是刚满六岁还是晚上一年。每个家长的想法都不同,需求不一样。我觉得男孩的心理没有女孩的心理成熟,可以晚上学。我一直教低年级,看到年龄处于正好上学的这个时段的孩子,根据孩子心理特征,接受能力强的孩子学习状态还可以,对于接受能力不好的孩子就处于学习困境。孩子年龄大一岁理解能力就强点,对于孩子来说学习上不会太吃力,我家孩子上幼儿园我就考虑一定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来,所以我家孩子7岁多点上的一年级,对于这个问题,我并没有过于纠结。
范淑鹏:6-7岁的儿童由于言语的发展及各种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在生理和心理上已初步具备入学条件,可以上小学了。女孩儿比男孩儿的语言中枢发展的早,建议男孩七岁,上一年级最好,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叫《父母能给男孩最好的礼物就是晚一年上小学》。澳大利亚家庭问题专家史蒂夫·比达尔夫《养育男孩》一书中指出,男孩女孩是有性别差异的。平均而言:在力量方面,男孩的肌肉量比女孩多30%;而在大脑负责语言结构区,女孩比男孩面积大20%~30%。所以说,男女同年龄上学,对男孩子来说,本身就不会是一个公平的竞争。让男孩子晚一年上学,等到各方面准备完善之后,可以让他在学习上有较快水平的提高。在班级里比女孩大一岁,会让男孩子学会保护女孩,培养男子汉气概,为将来承担更多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打下基础。
3.殊途同归,相信科学(相信国家)
刘静:范老师说得太好了!个人觉得既然国家要求六岁适龄儿童可以入学,说明六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升入小学一年级的素质,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心理等各方面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校教育教学,加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多方结合,我认为适龄儿童六岁入学是完全可以的。
杜慧华:我选择让我的孩子七岁两个月上一年级,我也是基于上面的考虑,总觉得年龄大一些,这样孩子学习起来才不会吃力,更容易建立孩子的自信,很快地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在这一方面我是基于对孩子的个人情况分析后做出的选择。那么孩子究竟是六周岁还是七周岁上一年级,建议每位家长要根据孩子自身的心智发展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
孙丽娟:我的女儿现在四岁,我准备让她6岁三个月就上一年级,我没有犹豫过,国家既然规定6周岁可以上一年级,说明这个年龄孩子身心发展是可以接受一年级的,肯定有科学依据的。
刘阿芳:六岁的孩子上一年级因情况而异,我觉得分三情况,第一种情况,性别原因,男孩普遍比女孩发育晚。部分男孩上学后吃力,第二种情况,上小学之前,孩子对学前知识掌握程度不一样,有的孩子已做好了准备,有的孩子却基础比较薄弱。第三种情况,有的独立能力强,家长在平时生活中时刻注意锻炼孩子,而有的孩子是在长辈的溺爱中成长,会很不适应小学生活,所以,综上所述,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去定。
崔颖:国家要求六周岁适龄儿童可以入学,说明六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升入小学一年级的素质。个人感觉刚满六周岁能不能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不止取决于年龄,还在于孩子的学习习惯,不能一概而论。我一直在低年级教学,发现孩子在刚进去一年级时,六岁半以上的孩子要比刚满六岁的孩子动手能力要强,但是半个学期过去后,这点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李迪:我认为既然国家规定入学儿童年龄为6岁应该是在一定的调研基础上制定的。但是国家政策是对全国儿童进行普及性义务教育。而家长的纠结心理,是因为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想要的是区别于别人的优秀。这在出发点上产生了差异。
所以我觉得孩子几岁入学并不能单单以年龄、性别作为区分。应该向林慧珍老师今天所说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同时更重要的应该是家长是否做好了心理准备。家长是否准备好了长期陪伴,适时引导的心理准备;是否做好了与老师积极沟通打造家校合作的心理准备……
刘文伦:关于孩子早上还是晚上学的问题,之所以部分家长产生焦虑,究其原因可能在身边或多或少听到过别的家长说的一些个例。比如有的说早上学好,可以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也有的说晚上学好可以让孩子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等等。不能说这些说的都是错的,只能说是针对这些家长自己的一些情况来说的,不具有普遍性。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参考意义。老师们也都知道,实际上到了中高年级之后,孩子的成绩和年龄关系真的不大。我认为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什么时候上学,还是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自己去判断。简单的说:1.心智方面的判断。孩子是否有一定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遇到问题能不能表达出来或者自己去解决,能不能理解老师说的话?(这个可以根据孩子上幼儿园的情况来判断)。2.生活自理方面的判断。这个也很重要,因为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很多都是老师全面陪护的,但是上了小学就不一样了,小学老师一般面对的都是几十个孩子就是再有爱心也难做到面面俱到,最简单的能不能独立上厕所?是否能够自己主动整理物品等等。3.孩子的自制力方面的判断。因为上小学之后老师是有纪律和作业要求的。如果孩子活泼好动,不能控制好自己玩的时间和场合,就很容易影响到孩子本身的学习,也会影响到别人。
我觉得这三个方面第2条和第3条可以通过家长一系列的强化训练来弥补的。第1条则需要一个慢慢的培养的过程。
张爱苹:无论是适龄还是晚上一年,给家长的建议是:孩子的童年不容错过,用心、精心、尽心的陪伴,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都是最好的。我们都是在探索中成长,别人的成功有时真的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孩子,你和孩子都准备好了就出发吧!在学习的路上,孩子和父母一起成长,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李迪:我们一直告诉孩子遇到困难不要怕,世上方法总比困难多。那同样的家长做出选择之后。不管孩子是否能够快速适应小学生活。作为家长切记不可情绪化,给孩子传播负能量。应该是能够给孩子以正面、积极的影响。孩子是一个独立个体,他是在发展中的人。所以我相信只要家庭学校给孩子以积极的教育,正确引导孩子,每位孩子都会收获自己的明天。
林慧珍:作为家长们焦虑,咱们可以理解,他们焦虑是因为他们不清楚孩子上小学的具体模式。我还觉得,做好上与不上的选择后家长都不要后悔,家人之间都不要埋怨,更不能当成孩子学习成绩好坏的借口。今天的案例研讨很成功也很有意义,对咱们老师与班主任来说能用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学到的教育理念帮助身边的人解决教育孩子的实际问题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