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幼小衔接不仅是知识的衔接,还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
3-6岁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也是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的关键阶段。帮助幼儿科学做好入学准备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园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实施科学的保育教育,同时依托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教授撰写的《入学早知道》,儿童入学必备八大能力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将入学准备教育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保育教育中,帮助幼儿做好身心各方面准备,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
幼儿步入大班后,意味着距离小学生活越来越近了。那么孩子入学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才能够顺利开启小学生活呢?
学前专家,提出了[儿童入学成熟水平]的概念,并将学龄前儿童需要具备的能力划分为八大能力。
那应该如何培养孩子入学必备的这八项能力呢?这份最全能力清单分享给我们园的家长朋友们!
![图片[1]-幼小衔接八大能力培养-拓空间学习分享](https://img.tuokongjian.cn/2023/02/image-262.png)
1、视知觉能力
包括空间关系、视觉辨别、视觉填充、物体再认等
【培养方法】
事先设计一些简单的图形组合,将不同的图形组合成复杂的图形,让孩子摆出来,最后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摆出看到的图形
家长可以随便选4张牌排开让孩子看一段时间并记住,15秒后收走,让孩子依次排出或者将其中的两张变换位置,让孩子说出来,也可加大难度
找不同两幅,略有差别的画让孩子找出不同之处
让孩子闭上眼睛,说出爸爸、妈妈穿戴的衣帽、鞋袜等是什么颜色的
在室内关掉主灯,留下一个小夜灯,一起用双手做出各种造型,让孩子体验空间变化的奇妙
可以让孩子看一幅图画1到3秒,然后在不看图画的情况下,把呈现的图案画下来,要求与原来的画一样
练习比较物体的大小,形状,重量,质地的特征
用手触摸物体来验证视觉结果,从而锻炼孩子视觉记忆的能力
一幅有色图形,一幅无色图形,让孩子对应涂色
2、听知觉能力
包括听觉辨别能力、听觉记忆能力、听觉系列化能力和听觉混合能力等
【培养方法】
给孩子读一组词,规定某一标准让他认真听(如听出动物、水果),当听到这一标准的词时就拍手
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传声的词汇可以由易到难,幼儿达到初步听懂成人的指令,并加以分辨做出反应为目标
孩子可根据成人的语言指令找出相应的
成人或同伴示范一种节奏,让幼儿模仿出来
教师在离园前或者家长在晚上临睡前与孩子一起详细回忆一整天的活动内容,把孩子回忆的结果记录下来
儿童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期,儿歌的朗朗上口,古诗词的节奏感,对促进孩子倾听能力,语言能力有有着良好作用
和孩子读一读绕口令,不仅可以锻炼口才,还能够促进思维发展
复述不同于朗读,它可以是对故事的早创造是锻炼孩子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方法
3、运动协调能力
包括各种各样地走各种各样地跳;平衡扔与接;精细肌肉动作
【培养方法】
这项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准备足量的篮球一起玩投篮游戏
拍球能促进手眼协调能力,还能促进左右脑的平衡,培养孩子的耐力
跳绳能促进孩子左右脑平衡。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节奏感
单脚站立是评价孩子平衡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可以强化身体的双侧配合。平衡反应和视觉运动协调。对的身体协调、空间知觉和运动能力的养成帮助很大
让孩子练习用筷子夹东西,锻炼精细动作
4、知觉转换能力
包括听觉到动觉与视觉、听觉言语到动作
视觉——言语或动作
触觉——视觉或言语
【培养方法】
让孩子听各种声音,然后画出来
让孩子做出与指令相反的动作
比如:找红色的有黑色条纹的袜子等,这是在室内就能完成的亲子小游戏,十分锻炼孩子的反应力
让幼儿模仿各种动植物、人物的动作
手影游戏是传统游戏,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孩子,可以锻炼孩子的眼部追踪力及想象力
它的作用不仅在于对孩子表达能力的提升,更能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心,勇于表达自我
和孩子聊天父母切忌说教
在孩子的后背画图,写字、敲击节奏等游戏让幼儿来猜
5、数学能力:包括数数;分类;排序
【培养方法】
训练幼儿听声音记数的能力
准备一些动物卡片,大人出示卡片,让幼儿按照大人的要求学小动物的叫声
老师出示小猫,说叫两声,便模仿小猫的声音叫两声
准备一些物品,让孩子看几分钟后就盖上,孩子把物品说出来,看谁说的对说的多
训练孩子的记忆力、观察力和实物点数的能力
通过钓鱼游戏训练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判断能力
比如,楼层、门牌口,电梯、车牌号等
理解温度的概念及高低
比如,十个数之内完成洗脸等
让幼儿理解立体几何和空间感
比如,走路到幼儿园需要多少步等等
训练幼儿的估算能力
比如设计一日学习的表格来训练幼儿的计划性等
6、语言沟通能力
正确接受理解他人言语,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音量适当,表达流畅,词汇丰富,口语表达能力体态及肢体语言的应用等
【培养方法】
比如,前往超市买东西、到别人家做客等等都是培养孩子主动表达的途径与机会
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需要主动表达自己的诉求
父母可以先提供一个话题,鼓励孩子从续编故事开始
找一本孩子看过的图书,将里面的内容打乱后,按照故事线索进行排序
多与同伴玩角色表演游戏,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容易被激发
7、社会适应能力
自我效能、情绪稳定、同情分享、处理冲突、文明礼貌、自理能力、自控能力、人际交往等
【培养方法】
用绘画、音乐、表演营造良好的环境
通过自我表扬、表扬他人的方法培养幼儿自我接纳、自我赏识、欣赏他人的能力
树立有爱心懂分享的榜样
鼓励孩子的分享行为
通过扮演病人、医生、妈妈等培养同理心
在生活中激发孩子的同情心
如果孩子在学校发生了冲突行为,可模拟冲突发生的情景通过角色扮演教会孩子化解冲突的办法
通过录像、描述场景让孩子判断哪些行为有礼貌,哪些不是,该如何纠正
观看文明礼貌的影视作品,让孩子模仿、扮演渗透礼貌用语与行为
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榜样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整理书包、爱护文具、使用剪刀,学会削铅笔,能制作简单的玩具等
鼓励孩子参加劳动,帮忙开关窗、扶桌椅、扫地、摆放餐具、收拾玩具等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课前上厕所喝水,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品
例如,不随便发脾气
学会忍让,不讲脏话
守规则、讲纪律等等
正确接收、理解他人言语
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懂礼貌,会合
学会交流与分享、自我介绍,掌握自我介绍的技巧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8、学习品质包括: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的意志以及学习自信心等
【培养方法】
热情的对待孩子的问题,引导孩子去认知、去探索,让孩子去做感兴趣的事情
营造安静的学习氛围,排除各种可能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外界因素,可以用“走迷宫”练习,延长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
让幼儿自己安排一日生活,如制作“我的时间我做主”、“我的周末计划”等或者自己安排房间的摆设,逐步提高幼儿的独立性
如:每天睡觉前把衣服叠好,鞋子放好在一个固定的位置
在孩子面对困难的时候,鼓励孩子坚持、不放弃,一起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孩子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
如:家长给孩子讲完故事后,可以请孩子复述,增强孩子的记忆、理解能力,大人说话时不要啰嗦反复
如:不随意打断孩子说话,让孩子表达自己内心想法,家长说话时要发音清晰,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空间
阅读能使孩子掌握大量的词汇,提高其分析能力,如每天陪孩子阅读半小时等
幼儿期是培养正确坐姿和良好用眼习惯的关键期,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也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