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多位小学校长、老师给出的小学生习惯养成方法和建议-拓空间学习分享](https://img.tuokongjian.cn/2023/03/20230320084044632.png)
康成小学校长 吕彩云:小学生习惯养成的三条建议
一是目标明确,不贪大求全。有目标才有方向。我们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你想让他做什么,达到什么目标。只有这样,孩子做起来才不会感到茫然无绪,小学阶段的孩子理解力差,目标越简单明了,孩子做起来越轻松。
二是持之以恒,逐层递进。好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坚持,不仅是孩子的坚持,还要有我们持之以恒的监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把一个习惯分成几个实施阶段,从最容易的入手,起始台阶要低,隔一阶段加一码,每个阶段让孩子感到稍一使劲就能达到,层层递进,让孩子始终保持能够完成任务的信心。
三是有容错的雅量,有纠错的耐心。在孩子的习惯培养过程中,要允许他们有犯错误,始终保持一颗宽容的心,耐心地去帮助他们纠正错误,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予以鼓励和赞扬,时间长了自然会形成良好的习惯。
大牟家小学校长 范永勤:孩子成功,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1.家长要示范引领,榜样带动,在潜移默化中春风化雨。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孩子身上总是带着家长的影子,家庭的教养方式决定了孩子的习惯养成。比如家长爱读书,孩子就会爱读书,家长日常控手机,孩子日常手机控,所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2.注意观察,及时评价矫正,学会培养孩子正确的惯常行为。在孩子的身体、思维、情感方面要加强观察,并注重矫正。比如孩子的读书、书写姿势,孩子在课本、作业上的标记符号,考虑问题的角度,情绪的变化等等,及时提醒、评价、矫正。重在开始,坚持一个月,好习惯一点一点,慢慢培养,终有所获。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坏习惯的矫正要讲方法策略。比如孩子在课堂坐不住,听讲不认真,就要对症下药,对症施策,家长可以用注意力转移来成就好习惯。通过亲子活动,培养孩子的专注度和注意力,可以一起钓鱼,下棋、玩具组装、手工制作、练习书法、绘画等让孩子静心。
4.帮助孩子学会反思总结,适当奖惩,奖罚分明。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让孩子把一张白纸对折,一边总结记录好习惯,一边反思记录坏习惯或者不足,让孩子重坚持,自我剖析、自我批评,在自我反省中不断成长,促进好习惯的养成。
滨北学校教师 王东然:三个方法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1.召开主题班会,明确习惯养成的意义。通过主题班会,班主任提出具体的、可实现的习惯养成规范,如地面清洁、桌面整洁、早读规范、劳动教育等,通过实例让学生切实感知形成良好的习惯对自己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2.多使用正强化,巩固良好习惯的养成。正强化以鼓励、激励的形式出现,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习惯养成过程中获得的愉悦感,及时表扬学生的进步,引导学生重视好的习惯所给自身带来的行为和思想上的变化。对学生行为进行鼓励,多以精神激励、加分为主,应减少对学生的物质性奖励。
3.教师共同参与,明确良好习惯的具体要求。学生与教师共同制定班级行为规范,明确具体的时间、地点下该做什么。参与感往往带来掌控感,学生对于自己参与的事情更加认真,执行起来更加认可。教师与学生共同就一件具体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或对人生发展是否有意义来展开讨论,让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行为的认识,规范其习惯养成。
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科研部主任 袁呈琳:畅游书海,做阅读的游鱼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也是有方法可循,作为老师,该怎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一、巧用主题丛书,设计读书卡
语文主题丛书中丰富的文章,成为孩子们进行阅读拓展的资源,将文章中优美生动的语句圈画批注,进行语言积累。它也成为孩子们思维拓展的武器,运用设计的读书卡,孩子们进行思维导图设计等梳理文章,完成对文章的思考,实现思维进阶。
二、阅读整本书,开展三课联动
围绕不同主题筛选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进行主题统领的整本书阅读。通过推荐课、跟进课、分享课三课联动,设计阅读单、阅读记录卡、整本书阅读手册等,融读、说、写、绘、唱、演于一体,让读写思结合。
三、师生共读,身教胜于言传
与孩子一起阅读,是我对自己的坚持。同时,它拉近我与孩子们的距离。与孩子谈论书中情节,表达对人物喜好等,让孩子感知老师和他们是一起的。让孩子们爱屋及乌,也慢慢爱上阅读。有家长曾说:也不知道你有什么魔力,你让她看的书,她一本不落的看完了。也许,这就是身教胜于言传吧。
四、图书漂流,丰富阅读资源
闲暇之余,我会搜集适合学生读的书籍,自己先读一遍,筛选出适合学生读的做好书推荐,让孩子爱上不同主题的书籍。同时,我将自家书籍在班级漂流,让学生自主选择认领书籍,给予孩子丰富的阅读资源,自愿成为书海的游鱼。
崇文小学教师 王艳娟:自我管理有妙招
正面管教的日常惯例表能帮助孩子很好的自我管理,例如孩子的晚睡和早起一直困扰着很多家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家长可让孩子参与制作早晚日常惯例表,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惯例表行事。
操作步骤:
1.先用启发式提问问孩子,在睡觉之前有哪些事情要做?
2.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列出需要做的事情;
3.启发式提问让孩子对要做的事情进行排序;
4.共同预估完成时间。
家长按这个流程和孩子一起把惯例表做好,把内容排好序抄到一张表上,如果孩子年龄足够大,就让他们自己抄。如果孩子正上幼儿园,引导他们画出来。把这张表挂到孩子的可视区,让日常惯例表说了算。
做惯例表的前提要尊重孩子,和孩子一起去选择。目的是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干,由此带来的一项额外好处是家长可不必再唠叨,并且会享受到平和的晚上和早晨。
我和孩子们也共同建立了教室里相关的日常惯例表。通过花时间训练孩子,让孩子参与制定日常惯例表,参与制定解决方案,和善而坚定的执行决定,这一举措既避免了不必要的混乱和争吵,又培养了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强。
朝阳小学教师 孙菲菲:好习惯 大成就
一是提出明确要求。把需要孩子培养的习惯,变成具体可执行的内容。可以将这些内容列在一张表中,贴在醒目的位置,采用每日打卡的方式记录执行情况,每月进行一次总结。
二是提供有利环境。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就要以身示范。要求孩子及时完成作业,家长就需要在孩子写作业的时间停止看电视、刷视频。
三是设定奖励制度。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家长可以给孩子设定奖励制度,强化孩子的正向行为,鼓励孩子继续坚持。而且,奖励措施要及时,直到达成习惯养成的目标。
康庄学校教师 辛宗媛:口令对接 规范行为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狠抓习惯养成教育,加强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可以通过口令对接,规范他们的行为。我从学生的课前候课、学具摆放、读书姿势、举手姿势、坐姿握笔、认真倾听、回答问题等方面设计了不同的口令组织教学。
上课前,对口令:课桌椅—摆整齐,文具齐—不吵闹;在上课的过程中,让孩子快速安静,对口令:123—快坐好,321—坐好了!如果有小朋友乱动、走神、说话,对口令:小小手—放好啦,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不说话,小耳朵—认真听;在读书时,对口令:书捧起—稍倾斜;在表扬学生时,对口令:表扬他—棒棒棒,你最棒,继续努力会更棒,等等。多变的口令,多样的风格,不变的是规范的课堂。
北关小学教师 张莉娜:用孩子钦佩的样子引导他们养成读写好习惯
我在培养学生读写习惯时,并没有一味地强调读写的重要性,没有肆意宣扬读写的好处,而是用自己的“小妙招”来引导并打动他们。多年的教学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用孩子钦佩的样子引导他们养成读写好习惯,卓有成效:
1.留有悬念,激发兴趣。我会在学生阅读之前先行阅读,适时地与他们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适当地留有悬念。当看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被点燃,迫不及待地想触摸文字时,我便顺势推荐阅读书目,让他们带着对知识的渴望,自主积极地阅读,效果非常好。
2.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我会不定时地把自己写的日记以课件形式展示,以此抛砖引玉,激励孩子们坚持动笔写作,用心感知生活的美好,享受读写融合的美妙。
3.示范引领,同频共振。以学校里举行的各项重大活动为契机,我会提前撰写“下水文”,读给孩子听,让他们体验、感悟写作的规律和运笔行文的微妙所在。同时与孩子一起建构写作提纲,以中心思想为辐射源,记录一个个美好而精彩的瞬间,见证每个生命的成长。
阚家镇双羊小学教导处主任 姚芳: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一是以身作则,身正不令则行。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小到穿衣打扮,大到言谈举止,我一直在用自己的言行感召着身边的孩子。每接一个新班级,我会首先和学生讲清楚粉笔盒、笔筒、抹布等摆放的位置。其次给大家提出要求,书本和文具盒要竖着摆在书桌中间,书包要放在课桌里。培养孩子做一个爱干净、做事井井有条的人。最后我亲自给孩子示范,教会他们扫地、拖地和卫生工具摆放,坚持两周,卫生就无需再督促,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一切工作都开展的井然有序。
二是耳濡目染,共同成就人生。利用晨读时间,和孩子们漫游书海,听孩子们动听的读书声。放学路上,整齐划一的古诗背诵。有机会我就会在班级里组织读书比赛、故事会等活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三实验小学幼儿园教师 楚昕昕:走进绘本世界 打开阅读之门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不在朝夕,而在长久。让阅读点亮生活,用绘本故事滋养孩子的心灵。
1.每天读故事给孩子听。每天读故事给孩子听,在阅读的过程中,随着故事情节适当地变换语调、加入情绪和丰富的肢体动作,让阅读过程生动起来,会激发孩子更大的阅读兴趣,能让孩子了解更多的词汇,提高理解能力,让孩子接触更大的世界。
2.读孩子喜欢的书,把阅读的权利交给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阅读兴趣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在彼此间“搭建阅读的桥梁”。比如男孩子一般都会对恐龙感兴趣,对恐龙的品种,名字如数家珍,那么家长们开始的时候可以多买和恐龙相关的绘本故事书。
3.阅读不要急功近利,静待花开。阅读并不是会在短期内看到明显或直接的效果。家长千万不要抱着急功近利的心,不要觉得孩子多读几本书,就能多认识一些字,只有让孩子坚持阅读,总有一天就会开出最美的那朵花。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