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籍对口和户籍对口有什么区别

  户籍:

  又称户口,是指国家主管户政的行政机关所制作的,用以记载和留存住户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书,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身份证明。

  通常我们会问“户籍在哪”?这就是“户籍所在地”,户籍所在地就是指我国居民户口簿登记所在地,通常是指出生时其父母户口登记的地方,简单点说就是家庭户口簿上的户口所在地。

  户籍对口:

  户籍对口录取的学校按照户籍划块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按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系统自动调配户籍学生进入对口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所有按照户籍对口的区,也必须满足是本区小学五年级毕业生,如果小学在外区,需要填写回户籍地就读申请,由户籍地所在区教育局统筹安排。

  直接点来说户籍对口就是学生的户籍所在地在哪将影响学生升入哪里的初中!

  学籍:

  学籍是指一个学生属于某学校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资格,专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

  学籍是需要在新入学时,持录取通知书,到校办理入学手续,经复查合格之后才能取得,需要注意的是,未经省级招生部门录取的学生是没有学籍的。学生可以自行登录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查询自己的学籍信息。

  对于上海市而言,学籍号就是上海市电子学生证上的号码,共19位数字310+区县(3位)+学校代码(四位)+学段(1位,初中是2)+入学年月(4位)+班号(2位)+学号(2位)。

  学籍对口:

  学籍对口主要是看学生小学在什么地方就读,采用小学对口直升的方式,一贯制学校均直接升入本校初中部就读。直接点来说就是学生在什么地方读小学,将影响到他以后在什么地方读初中。

  一般而言,学籍优先的区,有户籍的学生“返回”要统筹安排;户籍优先的区,有学籍的学生“返回”要统筹安排。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区的小升初方式不止一种,可能会综合采用学籍对口/户籍对口/电脑派位等多种形式。例如徐汇就是电脑派位+学籍对口,闵行区采用居住地段对口、小学划片对口等方式安排学生入学。

  但无论是何种方式,一般而言各区都遵循“孩子的户籍地/居住地与学籍一致”为优先排序。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