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语言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意思,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分享一套《10 个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及常见错误》。
![图片[1]-10 个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及常见错误-拓空间学习分享](https://img.tuokongjian.cn/2023/06/20230605013430362.png)
1、句号
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基本用法
- 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
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 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示例 2:(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2.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示例 1:请您稍等一下。
示例 2: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同样很值得尊敬。
常见错误 - 当断不断,一逗到底。
- 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
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另一个是
管理不善,浪费严重。(“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
2、问号
有疑有问用问号,设问反问也需要。
遇它读出语调来,看书见它要思考。
基本用法
- 用于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
使用问句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 1: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
示例 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
示例 3:(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 - 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
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 1: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
示例 2: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
示例 3: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
示例 4:但到底是称赞了我什么: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
示例 5:这一切都是由客观的条件造成的?还是由行为的惯性造成的? - 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
通常应先单用,再用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号。
示例:这就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总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消费者??? - 问号也有标号的用法,即用于句内,表示存疑或不详。
示例 1:马致远(1250?—1321),大都人,元代戏曲家、散曲家。
示例 2:钟嵘(?—518),颍川长社人,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
示例 3:出现这样的文字错误,说明作者(编者?校者?)很不认真。
常见错误 - 句子里虽然有疑问词,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
如:我不知道这件事是谁做的?但我猜做这件事的人一定对我们的情况比较熟悉。(问号应改作逗号) - 句子虽然包含选择性的疑问形式,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
如: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这种颜色?(问号应改作句号)
© 版权声明
本网分享的资源均通过网络等公共合法渠道获得,版权属于出版机构或原作者,本号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本资源为电子载体,传播分享仅限于家庭使用或交流心得、参考和辅助购买决策,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如原作者认为侵权请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即刻通知本号删除。
如遇到链接失效,可联系微信:tuokongjiancn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