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3-6年级:35个阅读理解万能公式

小学3-6年级:35个阅读理解万能公式-拓空间学习分享
小学3-6年级:35个阅读理解万能公式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5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分享小学3-6年级可以用到的35个阅读理解万能公式。

图片[1]-小学3-6年级:35个阅读理解万能公式-拓空间学习分享
图片[2]-小学3-6年级:35个阅读理解万能公式-拓空间学习分享

资源共有10页,可通过百度网盘下载。

一、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素,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颗,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二、动词理解
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以xx 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三、句子分析
(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比喻:用XX 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
拟人:把XX 拟人化(或赋予人 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
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设问:开头出出现,其作用通常为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 “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用XX 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 “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向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 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